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 王小波
你有沒有想過逃離悶熱的會議室,瞬間移動到馬爾代夫的沙灘上開復盤會?開完會,你縱身跳入大海,和美人魚捉了個迷藏,然后一個鯉魚打挺直沖云霄。你進入天宮一號開展科學研究,你發現微重力環境下韭菜的長勢喜人,而且在特定光照條件下會長成蔥的樣子,于是急忙在《OL Science》上發表這一重大發現。獲獎后,你用獎金交了現實世界的房租。你決定大干一場,一個跨步跳上星河戰艦,穿越蟲洞來到沙丘星球,你化身成復仇小王子,騎上巨大的沙蟲,和弗雷曼人一起抵抗哈克男家族的殘暴統治。
這不是白日夢,也不是電子游戲。在不遠的未來,將有一個數字化的世界。在那里,你可以交友、娛樂、學習和創作,除了吃飯、睡覺,你幾乎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就像《頭號玩家》一樣,這個世界就是"元宇宙"。
"元宇宙"這個詞在近兩年變得異常火爆。有"元宇宙第一股"之稱的Roblox,一年內市值從40億美元漲到400多億美元;中國傳媒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我的世界》中舉辦畢業典禮;美國著名歌手Travis Scott在《堡壘之夜》開演唱會;甚至Facebook都無恥的改名叫Meta。這個世界怎么了?現在連我老爸都在問,元宇宙是啥?

中國傳媒大學在《我的世界》中舉辦真實的畢業典禮
你信或者不信,元宇宙就在那里。
不妨先花幾分鐘了解一下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然后,你再下結論。 – 小編
元宇宙是怎么來的?
元宇宙的英文全稱是Metaverse,由Meta和Universe兩個詞組合而來,雖然翻譯成“元宇宙”,但因為Meta有“超越”的意思,所以Metaverse的意思是"超宇宙",感覺比現實宇宙還牛逼些。
Metaverse最早來源于美國作家斯蒂芬森1992年寫的一篇科幻小說《雪崩》。這部小說描述了一個數字世界,里面的Metaverser是一顆由全世界頂級黑客合力創造的巨大的黑色星球,半徑比地球大一倍,永遠是黑夜而且燈火通明,天空中漂浮著各種廣告,星球的赤道是一條筆直的大街,大街兩邊的建筑比兩個迪拜塔還高,大街上有幾千萬人同時在線,用自己的分身和別人交流、娛樂、創作……

《雪崩》中的Metaverse
這本書最早預言了互聯網。30年后,小說中描述的世界終于實現了…一部分。今天,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和別人交流、娛樂、創作甚至謀生,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互聯網。但即便如此,互聯網還不算元宇宙,因為它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重要的工具,不管是信息內容(文字、圖片、視頻)還是使用媒介(PC屏幕、手機屏幕、Pad屏幕)都是二維的,而人類是生活中三維空間中的物種,所以我們更多的是“觀看”互聯網,而不是“生活”在其中。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馬化騰說下一代互聯網必然是3D形式的全真互聯網,人們不再隔著電腦屏幕工作和社交,而是沉浸在3D的世界中,獲得前所未有的真實體驗,激發前所未有的創造力。皮衣教主黃仁勛說,我們正處在元宇宙的風口浪尖,元宇宙是一個多人共享的虛擬世界,但它有真實的經濟系統,元宇宙將是3D的,我們幾乎可以感覺到就在彼此身邊。字節跳動說的不多,就扔了60億人民幣收購VR設備廠商Pico,搶占元宇宙的入口;而扎老板更絕,直接把Facebook改名了…

扎老板:別笑,我是認真的!
大佬們的瘋狂舉動,以及專業機構預估未來元宇宙有幾萬億的市場規模,這都讓我有些措手不及,甚至焦慮,感覺再不趕緊布局就要錯過這幾萬億了。
抱著穩中求進的謹慎態度,我們要先搞清楚到底啥是元宇宙。大佬們的只言片語總是讓人一頭霧水。看了不少材料后,我從陳序的《元宇宙6講》中得到啟發,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解釋元宇宙,那就是:元宇宙是人們以數字身份自由參與和創造的數字世界。
不理解沒關系,我來解釋一下里面的幾個關鍵字:
1、“數字身份”
說到身份,我們首先會想到身份證,這是一種能夠在現實世界中證明"你是你"的東西。在現實世界,如果你沒有身份證,什么事都辦不了,你不能去銀行開戶,不能買房子,不能坐火車飛機…現實世界的身份定義了你的存在,賦予你權利和義務,關聯了你的資產。同樣,在數字世界,你也需要一個能證明"你是你"的東西,這就是“數字身份”。
傳統互聯網一般使用數字賬號來識別用戶身份,每個社交平臺、互聯網應用都有自己的賬號,管理起來非常麻煩。我自己就有一個小本,密密麻麻記錄了各種賬號和密碼。這樣不但很麻煩,還會帶來很多安全問題。我的密碼本被盜了咋辦?社交平臺的賬號系統被黑了咋辦?社交平臺拿著用戶賬號作惡咋辦?這不是危言聳聽啊,據說有超過15億Facebook用戶的數據在暗網中出售,數據包含用戶的姓名、性別、電話、郵箱、位置、住址等,極其詳盡。
而且除了賬號管理麻煩和安全隱患外,還有賬號的所有權問題。這些賬號只是名義上屬于你自己,而賬號的實際控制權其實牢牢掌握在互聯網應用的運營商手里,比如騰訊、阿里、Facebook這些大廠組織。大廠們非常強勢,一言不合就刪帖封號,連美國總統的號都敢封。退一萬步說,就算大廠很克制自己的權利,萬一停服咋辦?萬一公司倒閉咋辦?萬一有不滿的程序員刪庫跑路咋辦?你的數字賬號以及多年辛苦打拼收獲的數字資產會在一瞬間灰飛煙滅,這是人們無法承受的。
我就是我,不需要大廠的賬號來定義我
因為沒有獨立、持久的身份,人們在互聯網上并不真正擁有現實世界的存在感和安全感,互聯網只是現實的附屬品,你只能"觀看",而無法在其中"生活"。
然而在元宇宙世界中,一切都不一樣了。元宇宙的“去中心化的身份系統”(Decentralized IDentity,簡稱DID)能夠讓個人或組織完全擁有自己數字身份及數據的“所有權”、“管理權”和“控制權”,這就類似你自己的身份證、戶口本、房產證、銀行卡都屬于你自己,誰都拿不走,誰也刪不掉。在DID框架中,每個人可以擁有一個包含所有個人信息并單獨管理的數字身份,而不是由多個大廠提供的多個數字賬號。你用這個數字身份可以登錄元宇宙中的所有應用,你獲得的經驗值、數字資產、財富都和這個數字身份綁定,誰也奪不走。
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認為數字身份就是現實身份的數字化映射,有了數字身份,人們從現實世界進入數字世界后就依然會有存在感和安全感。“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煙火”。即使物理肉身消亡,數字身份也永遠分布式的“活在”元宇宙的無數網絡節點中。
2、自由參與和創造
互聯網時代,不但賬號是大廠給的,游戲規則也是大廠定的。你在淘寶上開店要聽馬爸爸的話,你送美團外賣要聽算法的話,你發個微信公眾號也得如履薄冰。你在這些大廠數字霸權的陰影下茍活,表面上是自由參與,實際上并沒有選擇的自由,更沒有改變規則的權利。
元宇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這就意味著規則不再被大廠壟斷,而是基于一種共識。你可以自由的創造自己的玩法,創造自己的世界,只要大家覺得好玩就可以參與進來,而人們的自由參與又會不斷形成新的共識,完善新的規則。同時,人們基于共識規則產生的社交數據、創造的數字資產也不再屬于某個大廠,而是真正屬于每個人自己,并從技術上就保障了數字資產的不可侵犯、不可篡改。
3、數字世界
前面說了那么多,你可能知道了互聯網如果從“用戶身份”和“價值創造”兩個維度考慮其實根本算不上什么“世界”,它充其量只是你獲取信息或在現實世界謀生的工具。電子游戲也不是,這只是一個暫時逃避現實世界獲得短暫快樂的小空間。
元宇宙是一個真正的數字世界。這個世界里沒有國界,沒有大廠的數字霸權。這個世界里,你有獨立的身份,你可以決定自己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沒有人能把你刪除。這個世界里有完善的經濟系統,你可以自由的參與和創造價值,獲得數字資產、社會認可和財富。甚至你在數字世界中的行為也能夠作用于現實世界,改善現實生活。
為什么需要元宇宙?
元宇宙必然引發人類在精神世界的深度探索。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今天,物質已經極大豐富,未來隨著AI和機器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現實世界很多例行化重復的工作都會被機器人取代。等活兒都被它們干完了,吃喝也不愁了,人類應該干嘛? 肯定要玩精神啊。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是精神,是想象力,但苦于現實條件和環境的束縛,大部分人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實踐自己的想法,而在元宇宙,這些資源和條件都幾乎可以無成本的被模擬出來,人們不再需要依靠大公司、老板提供資源,自己就可以掙脫現實環境和物理定律的束縛,盡情的發揮想象力,創造嶄新的世界,收獲快意精彩的人生。
不過這到底好不好呢?也不好說。記得劉慈欣說過,人類未來的發展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外向型的宇宙的星辰大海,另一個是內向型的精神探索。這兩種方向是互相促進還是矛盾?元宇宙到底會帶來賽博朋克式的黑暗未來?還是人類物質和精神都豐盈充實的美好天堂?這個問題留給哲學家吧。我是一個樂觀的人,我相信未來人類會找到好的解決方法,而且現在還遠未到那個時候,當務之急是趕緊把產品做好,看能不能借元宇宙的東風賺點錢,這就要引出重點了:
我們優锘這家正經高科技公司,到底在元宇宙這幾萬億的市場中能干點啥?
互聯網從誕生到今天發展成熟,大概用了30年時間。如果今年是元宇宙元年,考慮到技術迭代的日益加速,要徹底實現其理想愿景估計還需要10-15年時間。
而我們,已經乘坐優锘號在茫茫大洋中漂泊了9年,前方隱約看見“”數字世界新大陸“”,作為這片新大陸的首批探索者,我們的使命是什么?
幫助人們更好的認知、管理、創造數字世界 – 優锘使命
這個高級的使命,具體怎么做呢?
元宇宙是一片巨型的新大陸,每個人、每個組織要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找到合適的定位。我們可以把元宇宙的建設分為幾個層次:1、三維映射;2、全息感知;3、虛實聯動;4、數字生活。優锘可以在前三層發揮價值,尤其是第1和第2層。
L1 三維映射
如果要讓普通人以最小的抵觸心理進入元宇宙,就需要構建一個外觀與現實世界非常接近的數字世界,讓人們進來后發現“還是熟悉的樣子”、“熟悉的味道”。
如何讓人們感到熟悉呢?這就需要3D引擎技術了,這是優锘的第一強項。
L2 全息感知
光讓人進入熟悉的三維數字世界還不夠,如果要讓人在這個世界工作,就需要提供一些更加直觀、深刻的洞察,讓人們更好的感知和理解現實。這就需要數字孿生與物聯網技術、網絡與計算技術。這個領域的廠商涉及非常廣,有專門做物聯傳感器的廠商、大數據廠商、數據仿真廠商、云計算廠商。優锘的物聯森友會、數字孿生中臺主要應用在這個層次。
L3 虛實聯動
僅僅是更好的感知和理解現實也還不夠,還要能影響、控制和管理現實,這就需要虛實聯動的能力了。這一層主要涉及自動化控制和人工智能技術 。這一層我們有少量嘗試,但不是我們的主要業務。
L4 數字生活
到了這一層,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已經融為一體,人們可以像《頭號玩家》一樣,進入元宇宙生活,除了吃飯睡覺,其他事情都在元宇宙完成。要實現這一層,需要區塊鏈技術提供去中心化的身份系統和價值創造系統,也需要交互技術給人們提供沉浸式體驗。這塊業務目前是一些大廠在做,我們并不涉足。
元宇宙需要哪些關鍵技術?
前面闡述元宇宙建設的四個層次時,已經列舉了各個層次涉及到的核心技術能力,包括: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交互技術(Interactivity)、3D游戲引擎(Game)、人工智能技術與自動化(AI&Automate)、網絡和計算技術(Network)、數字孿生與物聯網技術(DT&IoT)。
有趣的是,當我們將這些技術的相關字母組合在一起,就是:
BIGANT,大螞蟻~
螞蟻是很有意思的動物,別看一只螞蟻笨笨的,一大群螞蟻組成的小社會就具備了極高的智慧,它們可以建設出復雜的蟻穴結構、管理真菌農產,可以組建軍隊,運用戰術作戰。如果大家想進一步了解,可以在下方給文章點贊。集齊100贊,我給大家講講元宇宙這只大螞蟻有多厲害,以及咱們優锘的技術特點和優勢。



